陶瓷雕塑是什么意思?
一、陶瓷雕塑是什么意思?
陶瓷雕塑是陶瓷装饰的一种。历史悠久,约始自秦、汉,盛于明、清时期的德化窑、石湾窑和景德镇窑等。一般系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陶瓷雕塑制品,需经模印、镶嵌、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成型过程并经高温烧成。按制作方法可分圆雕、浮雕、镂雕、捏雕等数种。按制品可分素雕和彩雕两种,包括陈列美术品、日用生活器皿及玩具等。制作时必须考虑到干燥和烧成收缩,防止翘扁变形及裂纹斑疵等。景德镇的陶瓷雕塑,依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圆雕、捏雕、浮雕、镂雕、锒雕等种类,具体品种不计其数,从陈列美术品、玩具到生活器皿,无所不有。该市所生产的陶瓷雕塑,瓷质光洁,造型优美,千姿百态,魅力无穷。景德镇制作陶瓷雕塑,历史悠久。据记载,远在隋朝就开始了制作,其品种有狮、象、大兽等。宋代,制作的品种日渐增多。而且工艺水平大有提高,其特色为:雄健、豪放、凝重。明代,由于景德镇发明了适合于陶瓷雕塑加彩的五彩颜色,因此,在塑造技巧上也逐渐由简朴进化到精致。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雕塑,其中以瓷佛最为著名。清代,专门从事陶瓷雕塑生产的作坊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产品种类也更为俱全:圆雕、捏雕、镂雕、浮雕、锒雕,门门皆有。此时,景德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瓷雕产区之一,所产的瓷雕,广销国内外。清代,由于当时整个工艺美术单纯追求工艺技术上的工巧,以致使景德镇的瓷雕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最为突出的是繁褥、华丽的加彩瓷雕风行。不论是康熙的五彩、矾红的描金、素三彩的瓷雕加彩,还是雍正、乾隆以来以粉彩为主的瓷雕加彩,除面部、手足不加彩或少彩外,其余几乎饰满,一般都“未免有伧俗气象”。近百年间,景德镇的瓷雕制作技艺有了新的提高。“民国时,雕塑以福建游蛮子(或作游长子)为最著,每一器出,景德镇所有的瓷雕艺人,也群起仿效”(《中国的瓷器》)。在福建瓷雕艺术风格的影响下,景德镇的瓷雕艺术风格遂开启了新一派。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来,景德镇瓷雕的生产面貌焕新,其产量之高,品种之多,瓷质之好,工艺之精,国内外市场之广阔,都是前所未有的。今日陶瓷雕塑之艺坛,人才辈出,风格多样,新作日增,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现在,景德镇的陶瓷雕塑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联邦德国、巴拿马、巴林、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27个省、市,深爱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二、陶泥雕塑不烧制可以保存吗?
看你需要保存多久了,短期内注意别干燥的开裂,别潮湿的垮塌就好。
长期的最好去烧制,烧制后不人为破坏的话能保存上千年。或者你用石膏翻模,制成玻璃钢的实体雕塑,不人为破坏的话可以保存到生命结束。三、陶艺与雕塑的区别?
雕塑是一个大概念。陶艺和雕塑有一定的交集。最主要的是陶艺的原料是陶土,工艺上雕塑好了还要用火烧制。其实如果排除原料和烧制过程吗陶艺基本上也可以说是雕塑的一种。
雕塑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四、如何自学陶瓷雕塑?
自学陶瓷雕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设计构思:首先确定你想要创作的陶瓷雕塑的基本形状和大小,包括身体的比例、五官的位置等。
制作模型:将设计的形状用泥土或蜡制成模型,以便于观察和修正。
掏空泥胎:根据模型的形状,掏出内部的泥土,这一步需要使用刀具或者竹签等工具。对于不易从底部掏空的区域,可以将它们分割开,如头部通常分为前部和后部,以便分别处理。掏空后需要用泥浆将缝隙粘合,并修整连接部位。
准备烧制:如果决定要进行烧制,需要在作品中预留通风孔,以保证作品在烧制过程中能够均匀受热。同时,颈部和身体连接的部分也需要有通风孔。
修整外表面:待泥巴干燥一些后,对作品的外观进行修饰,可以使用雕刻工具,如竹签等进行精细加工,模拟想要的质感和效果。
自然风干:确保作品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这有助于防止作品在烧制过程中因水分过多而破裂。
烧制:将干燥的作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
成品:烧制完成后,陶瓷雕塑便完成了。然而,由于陶瓷的特殊性,烧制后的作品可能会出现细微的裂纹,这是正常的现象。
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你开始自学的陶瓷雕塑创作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手工技巧的过程,熟能生巧,多实践可以提高技艺。
五、陶瓷雕塑的八大技法是什么?
陶瓷雕塑的八大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捏:依靠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力量,必要时可以使用雕塑刀辅助,将塑性良好的泥料揉搓成所需形状,常用于手部、手掌、水滴、珍珠、花瓣、叶片和飘带的制作。
2. 塑:根据构思需求,在适当的位置加入可塑性泥料,使作品形态更加生动、结构更加精确、体积感更强。
3. 雕:去除多余部分,通常与“塑”技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4. 刻:使用较粗或较细的雕塑刀进行雕刻,刻画出衣纹、眉线、唇线和饰纹,使作品层次更加丰富、细节更加精致。
5. 刮:在雕的基础上,使用平刀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刮平,使作品表面更加平整,过渡更加柔和。
6. 削:使用较锋利的雕塑刀在加工面上进行平推,主要用于较大的平面或圆柱体。
7. 接:粘接各个部件,使作品的构图完整,更具立体感。
8. 贴:将预先压印好的饰纹、饰物粘贴在合适的位置,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技法在陶瓷雕塑创作过程中相互配合,使得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创意和情感表达出来,创造出独特且有表现力的陶瓷雕塑作品。
六、什么叫陶艺雕塑?
雕塑的品种之一。
凡以陶土或瓷土烧成的硬质材料雕塑统称为陶瓷雕塑。
由于陶瓷雕塑均需经过窑炉烧制,受窑体空间限制,其形体不可能太大,故一般都为小型、架上及案头雕塑形式。像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如同真人大小的陶塑作品比较少见。大型陶瓷雕塑一般由不同部件分开烧制再加以组接而成。
陶瓷雕塑通过上釉和无釉、釉上彩、釉下彩与不上彩的表面处理,能产生各不相同的视觉效果。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代画像砖属于无釉型的,让人感觉浑厚古朴;而唐三彩和琉璃影壁,则属于上釉型的,釉光闪耀,让人感觉灿烂华贵。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陶塑艺术便十分流行,发展到现当代,不仅陶瓷雕塑历经千古不衰,而且从传统的陶瓷艺术中还派生出广受人们喜爱的现代陶艺。这是一种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不同特性于一体的综合型美术。
好的陶艺作品构思奇巧,造型别致,并十分讲究色彩、材质、肌理效果,以其主体造型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和智慧启迪。
七、陶瓷雕塑工艺的做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集原料、制作模具、制作胚体、雕刻造型、烧制和上釉。包括采集原料、制作模具、制作胚体、雕刻造型、烧制和上釉。首先,采集原料是制作陶瓷雕塑的第一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陶瓷原料,如粘土等。然后,制作模具是为了保证雕塑的形状和尺寸的一致性。制作胚体是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成型,通常使用手工或者机械压制。接下来,进行雕刻造型,这是陶瓷雕塑的核心步骤,需要雕塑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细的雕刻。然后,进行烧制,通过高温烧制使陶瓷胚体变得坚硬和耐用。最后,上釉是为了增加陶瓷雕塑的光泽和美观度,通常使用特殊的涂料进行涂抹和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进行调整和改变。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细节的修饰和装饰,如彩绘、贴花等。此外,陶瓷雕塑工艺的发展也与地域文化和传统有关,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陶瓷雕塑工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需求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