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油画应该临摹哪个大师的作品?
一、初学油画应该临摹哪个大师的作品?
不论做什么事,从最基础的做起,慢慢积少成多,循序渐进,最终积累到丰富的经验,做起事才能游刃有余,自然天成。学一门技艺也一样,从最简单的方法,最基础的规则开始做,绝对没有错。
对于初学油画的人来说,我觉得,先不要直接临摹某位大师的作品,而是先磨练自己的素描功底,当具备了一定素描功底,再开始临摹作品才会得心应手。
伦勃朗《等待的莎拉》
素描实际上也是一种绘画形式,被称作单色绘画,除过没有色彩的装饰之外,在技法要求上完全跟油画一样,要体现“焦点透视法”原理,体现立体感的造型结构,体现强弱分明的光影关系,体现线条与块面相结合的造型方式。
因此,学好素描是学好油画的第一步,这一步必须重视。
临摹和学习素描时,可以参照美国现代画家兼教育家伯里曼的著作《伯里曼人体结构教学》这本书,此书主要讲解如何以素描的方式,来刻画人体的所有结构,大到人体躯干,小到眼睫毛和衣服皱褶,包括动态和静态下不同的人体造型,内容相当丰富和详细,被全球各大美术院校引进,作为基础教材来使用,口碑和影响都不错。
如果把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掌握了,那么,就会变成素描高手。
雷诺阿《手拿雏菊的姑娘》
然后,你就可以临摹具体的某位大师的作品了。
刚开始临摹,我觉得按照西方油画的发展历程来临摹比较好,通过临摹,可以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西方美术艺术思潮和创作技法的转变过程。首先从古典油画风格开始临摹,如达芬奇、拉斐尔、提香,这些大师的作品都属于广义上的古典油画,在造型上是无可挑剔的,临摹它们,可以领会造型的奥秘。
鲁本斯《天使报喜》
之后,可以临摹伦勃朗、鲁本斯两位大师的作品,前者发明了“伦勃朗光线”,对油画中光影的贡献很大,后者突破了油画创作中的理性思维,给画面凝住了感性元素,影响了后世画家的创作。
再下来,可以着重临摹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梵高、塞尚、高更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这些大师的作品各有所长,印象派释放了光影效果在油画中的魅力,梵高则把色彩美学和笔触感觉完全融入了画里,发掘了油画的抒情效果。
二、油画 想知道这是出自哪位油画大师的作品?
他果然是西方油画大师,敢于突世人观念而创新,大师委罗内塞油画欣赏!
虽然说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人类知识的一个开放年代,但是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一些高层次的知识,多数人仅仅是停留在通俗易懂的文化当中。毕竟通俗易懂,易学的才会被大家所接受,难懂的自然没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而一旦学了机会很容易有一番作为,比如天道中丁元英所讲的,可以去借鉴,作为艺术家,自然要多了解一些好的作品。
要多学习一些大师级别的人的作品,当然这些大师必须是经过时间验证之后的大师,比如西方油画大师委罗内塞,他是出生在意大利北路的维罗纳,而且他还在佛罗伦萨创作了许多华丽且明快的画作,几乎都有流传下来的作品。油画家要是学习就得就深入研究一番,这个不可或缺,他们再去欣赏他的作品,发展其作品雄伟的构图,仅仅他的构图就被大家誉为有如戏剧舞台一样,如此看来此人绝常人。
而他的作品一般画面宏大,由于作品半投合市民口味,所以也给他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如果一位画家不入世俗,他的作品很难被大家欣赏,当然一味的入俗作品格调不高,也不会被即使留下,所以一个画家得多画几种。不但如此我们还得多学习几种风格,最后把不同时期的一些大师的作品都给他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比如西方绘画的一些大师,从提香开始,轮廓勾线画法的传统技巧就被打破,轮廓线条逐渐在当时的作品中淡化,最后溶解在重叠的色调之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有利于我们了解绘画的发展历程。
比如我们看委罗内塞的油画,他的画中描绘阿杜尼斯在梦幻般的景色中,安详地睡在维纳斯的怀抱之中,而恋爱中的人是最美的。大自然当中黄昏也是最美的,他可以把恋爱这种美的画面放在了黄昏的景色之中。画面也被抹上一层朦胧的柔情,委罗内塞作品中这是比较经典的。
还有他也喜欢使用绿色点,他的一些作品也在绿色和浅蓝色组成的色彩环境中有一个很好的融合,画中人物处在一个特别封闭式的圆圈内,画中一切都显得那么融合。那么委罗内塞是怎么处理这幅画的呢,他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一条从左下方延伸至右上方的对角线来建构整体画面,他把故事情节分割成好几个画面,仔细看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画付出画中的主人物是身披深色貂皮斗篷,侧身跪在前排中央的妇人,借助这个才有了立体感,这位妇人左边的一组人物和右边的武士群,更加突出这种空间的立体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毕竟那个时候有很多规矩,但是也可以看出他很大胆,敢于突破前人。
听到别人对他的画议论纷纷,他也开始辩护,委罗内塞还特意辨称到:“画家有权像诗人和疯子一样,做他们喜欢的做的事”。还说:“…我画素描,创作各种形象。”都是为了个他们一样追求世间的真理。
再者世间万物都是平起平坐的,没有贵贱之分,自然年前人只是一小部分,个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一样。举报/反馈
三、近代油画大师?
潘玉良,赵无极,
徐悲鸿,常淑鸿
四、现代油画大师?
李放。
李放是可当代艺术中心 学术主持之一,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李放是从国画转到油画的,参加过各种展览,作过各种尝试,但数年如一日经营的还是他的“憨痴的幸福”这一系列,算起来怕已有十年之久,当代画坛,数年坚持一种狭窄题材的,恐怕没几个,最成功的是张晓刚。李放虽然没有大紫大红,但专心的爱家还是有的,我购买的第一张油画,就是他的,上海有位藏家几乎每年都要收他几幅,分众时代,你还能求什么呢?很多有眼光的人,都认为李放的风格十分独特,但自屏于主流之外,这点使业内人士有点摸不到头脑,其实,只要你稍微丢掉一点你脑子里形成的那些框框,稍微偏离一点传统的“造型”,你就能理解,抽象画都可以理解,还有什么风格不能理解呢!
五、欧洲油画大师?
1,达芬奇 :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 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 芬奇镇.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 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其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其作画.由 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2,凡高 :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 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和他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己画像 。
3,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目标.。
4,毕加索 :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毕加索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 。
5,高更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高更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
6,列 宾 :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7,卢 梭 :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卢梭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8,达 利 :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9,米 勒 :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了欢乐与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得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10,怀斯:安德柳·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朴实的题材,引发人们怀念乡土与自然的情思。
六、日本油画大师?
日本的油画大师是岛村信之。
岛村信之在日本油画界非常的有名,岛村信之油画中所展现出来的东方女性,具有东方女性区别于西方女性独有的神韵,作品中的女性尽显东西女人的高贵、冷艳、典雅、宁静等等的气质女性文化艺术内涵,在他的油画艺术中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七、中国油画大师?
1、吴冠中(1919-2010),既是油画家又是国画家,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享誉世界的绘画艺术大师。融合了中国笔墨的细腻与西洋油画色彩的和谐。用笔简练,诠释自然之美,耐人寻味。
2、赵无极,是20世纪华人当中最成功的打入国际艺坛的艺术家,他以其东方人特有的审美和智慧为20世纪的世界美术史谱写了精彩的一页。画作色彩变幻、气势磅礴,充满东方式的灵性和诗意。在绘画创作上创造了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人物。
3、靳尚谊,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4、罗中立,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1981年油画《父亲》获全国美展一等奖,被认作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5、陈丹青,艺术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曾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西藏组画》奠定了其中国美术里程碑式的历史性地位,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
八、俄罗斯油画大师风景作品
俄罗斯油画大师风景作品
油画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它以油料为媒介,通过画家的技巧和创造力,展现出了丰富的表现力和深邃的内涵。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众多杰出油画大师的国家,他们的风景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俄罗斯油画大师的著名风景作品:
伊万·希仁诺夫的《蓝色山脉》
伊万·希仁诺夫是俄罗斯油画历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笔触和明快的色彩著称。《蓝色山脉》是他最为知名的风景作品之一,画面中巨大的山脉在蔚蓝的天空下苍劲挺拔,给人一种壮丽而悠远的感觉。
伊万·沙利金的《阳光下的森林》
伊万·沙利金是俄罗斯最负盛名的油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常常以阳光和自然为主题,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阳光下的森林》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作品之一,画面中树林中透过阳光的照射,树叶闪烁着金黄的光芒,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温暖的感受。
伊万·阿伏赛耶夫的《俄罗斯广袤大地》
伊万·阿伏赛耶夫的作品常常以俄罗斯乡村的宽广景色为题材,给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俄罗斯广袤大地》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无垠的大地和苍茫的天空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宏伟和壮观的感受。
谢尔盖·金金斯基的《美丽的海滩》
谢尔盖·金金斯基是俄罗斯油画大师中的翘楚,他的作品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以其精湛的细节描绘和饱满的色彩表现而受到瞩目。《美丽的海滩》展现了金黄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和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这些俄罗斯油画大师的风景作品,无论是在构图、色彩运用还是意境表达方面,都展现出了他们独到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绘画功底。他们通过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让观众能够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妙。
对于喜爱艺术的人来说,欣赏这些俄罗斯油画大师的风景作品,不仅可以带来视觉的享受,更能够体验到艺术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这些作品中融入了画家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和触动可谓深远。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传承油画艺术,将这些独一无二的风景作品传播给更多的人。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人文的温暖。
总之,俄罗斯油画大师的风景作品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深邃而优雅的艺术享受。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油画艺术领域的瑰宝。希望通过这篇博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对俄罗斯油画大师和他们的风景作品有更多的了解与欣赏。
九、学习油画需要看哪些大师的作品?
你喜欢的大师
十、想知道这是哪位油画大师的作品?
奥地利画家 戈特弗里德-郝文Gottfried Helnwein
戈特弗里德-郝文Gottfried Helnwein 出生于维也纳。1969年到1973年在维也纳的theAcademy of Fine Arts学习绘画。他吸收了日常生活中比如漫画、广告、电影的美学元素,在这段时间创作了部分超现实主义画作。而这些早期的画作很清楚的表明了他的艺术观,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缠着绷带的孩子,幼稚儿童脸上的撕裂之后再次缝合的伤口。如同爬虫类一样冰冷而无机质毫不感觉痛楚的眼神。画者那种权威而细致的表现伤害的冷静让当时的大众无法接受。
Gottfried Helnwein 为一般人所知也许皆因为他在2002年到2003年为曼森所进行的一系列题The Golden Age的VISION设计。曼森永远诡异的面容被设计成了黑白的米老鼠形象。扭曲变形的彩色人面封面和CD所附带的“CHILDREN AND GUN”的彩页,似乎怀着恶意和颠覆在向一切冷冷微笑。就是这样一种恶毒的温柔成为了Helnwein的作品的基调。
71年到73年, Helnwein的作品展览无一不受到抵制。维也纳的一家画廊展出他的画作,结果不到三天就被迫关闭。甚至维也纳附近一座城市的市长下令将 Helnwein的作品没收。当时他的反对者喊出的理由是这些作品是“theNazis'' term for degenerate art”。因为他对待伤口、死亡、折磨与伤害是带着那样一种天真的热情态度来描写,所以人们忍受不了吗?这个世界有许多无法言说的东西。
战争总是扯出人类最黑暗的那一面。而Helnwein就是那样微笑着用他的画笔来揭露出人性。是他的作品是纳粹的垃圾,还是人们始终无法正视内心深处涌动的黑暗冰冷。
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Helnwein会选择孩童的伤口、孩童的恶意作为他作品从始自终的切入点。小男孩唱着“妈妈杀了我,爸爸吃了我”的鹅妈妈的童谣从古老的英国乡间闯入了40年代纳粹的冰冷手术台上。作为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Helnwein却没有丝毫受到战后婴儿潮的沾染,成为高唱爱与和平的嬉皮。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通过死亡、战争、童谣般的恶意、单纯幼稚面孔上的可怕撕裂,和那些永远静止的凝滞的扭曲的儿童的面孔摄象来表达自身对人性恶的一面和战争的一种反思。
79年,在纳粹时期毒杀了上百名孩子的奥地利医师Dr. Gross在一次采访中称自己的行为是仁慈的消灭、无痛屠宰之后, Helnwein画了一个头枕着盛满有毒食物死去的孩子这样一幅画。他将这幅画命名为("Lebensunwertes Leben" [Life Unworthy of Life])。他让人们看到自己。看到不愿意看到的黑色镜子中的自己。兴高采烈的摧毁一切,然后告诉你这就是你。神圣的东西才有污染的价值,美的东西才有被撕裂的价值。他们就是为了被污染才被奉为圣洁。他们是为了被打落才被抬上祭坛。
Helnwein 的摄影作品除了自拍作品以外还包括许多方面。他创作的一些画作所表现的主题也几乎都以摄影作品的形式出现过。Helnwein对于表现人类的面孔的兴趣在其摄影以及media mix作品中显而易见。
独立而又成一系列的儿童的头像作品,这是从一开始Helnwein就致力表达的主题。在他的艺术品中这些头像经常被应用。经过处理加以扭曲,或者单纯的将这一系列作品排列起来作为装置使用。命名为“angel sleeping”的系列作品,青色发黄的婴儿形象静谧又让人不安。这一形象又应用于对奥地利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进行装饰。同时他也为许多名人拍摄。比如迈克杰克逊、滚石、安迪沃霍尔以及莱妮瑞芬舒丹等等。《时代》杂志委任他和Robert Rauschenberg设计封面,而那期的人物是***。
“任何一种话题都已不再希奇。关键在于你如何处理你的话题和为之付出多少的努力。”有人如是评价他的美国同学。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Helnwein。
长达30年的时间,他从学院毕业之后所画的油画、水彩画、铅笔画,以后的摄影和媒体作品几乎都以孩童的伤口、儿童和成人的扭曲面孔、巨大空旷空间的荒谬、自画像的恐怖,以及荒诞的人物空间组合来始终如一的向人们传达着某种独特的信息。我想,人们收到了。那些荒凉的,嘶哑的声音打动了我。
他的作品另一部分是他的自画像与自拍像。油画自画像有蒙克的感觉。色彩斑斓的画面,表现的不是梵高割耳的冷静,而是淡定透视自身欲望暗流的冰冷潮湿。从70年代到90年代Helnwein做过相当多的自画像与自拍像系列。从始至终他出现的形象都是一个头缠绷带、盲目的尖叫的、带着眼镜的男子。如同我们的世界。疯狂,并深沉而盲目。裂开黑洞一样的喉咙,如同CAVE在《野玫瑰盛开之地》那样温柔而恐怖的吟唱:“All beauty mustdie。”
作为一个艺术家,Helnwein的能力不仅表现在他自身的作品和创造力上。他的影响力也激发了其他艺术家的热情。并深深的影响着人们。或许这是更能体现他价值的事情。1974年,ZDF (German national TV)拍摄了传记电影“Helnweins Sehtest” (Helnwein''s Eye Test),导演 Heinz Dieckmann。1981年,受到Helnwein作品的启发,奥地利诗人 Wolfgang Bauer写了一首 ballad “Song for Helnwein - Boulevard ofBroken Dreams"”。而1984年PeterHajek的《Helnwein》在柏林电影节上上映,获得了 Adolf Grimme大奖,并于同年获得Eduard Rhein奖
▪ 1982年,德國漢堡應用科學大學授與郝文藝術教授職位,但他婉拒。
▪ 1985年,維也納視覺大學最高席次教授魯道夫豪薩納(Rudolf Hausner)建議由郝文繼承他的職位,但郝文離開維也納,搬到德國居住。德國和奧地立國家電視聯合拍攝“郝文”生平故事,榮獲德國(Adolf-Grimme prize)最佳電視紀錄片獎,和(Eduard-Rhein prize)以及奧地利(Goldenen Kader)獎。除了現實藝術之外,郝文開始發展抽象派和表達性的藝術風格。
▪ 1988年,紀念二次大戰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50周年,郝文在德國科倫(Cologne)市中心盧維格博物館(Ludwig Museum)和科倫天主教堂(Cologne Cathedral)之間豎起100米長的藝術作品。自此,大幅公共作品成為他重要創作之一。
▪ 1990年,郝文開始專注於數位攝影(digital photography)和電腦合成影像創作,並結合古典油畫技巧。
▪ 1994年,他在德國(Volksbuhne Berlin和漢司奎斯尼克舞蹈劇院合作沙士比亞的作品“麥貝斯”(Macbeth),負責舞臺設計和服裝,該劇獲得柏林戲劇獎。
▪ 1997年,郝文搬到愛爾蘭。同年,俄羅斯聖彼德堡(Saint Petersburg|St. Petersburg)州立俄羅斯博物館(State Russian Museum) 籌畫“郝文作品回顧展”,並出版藝術家專題著作。
▪ 2000年,郝文作品在三藩市現代美術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洛杉磯縣立美術館和美國其他博物館展出。
▪ 2001年,他和德國最有名之一的劇團(Hamburgische Staatsoper)合作俄羅斯現代古典作曲家伊加爾史塔夫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作品“放蕩子的改進”(The Rake's Progress),負責舞臺和服裝設計。
▪ 2002年,郝文在加州洛杉磯成立工作室。郝文紀錄片“十一月九日之夜”Neunter November Nacht 在洛杉磯托倫斯博物館(Museum of Tolerance)的賽門威山梭中心(Simon Wiesenthal Center)首演。
▪ 郝文和美國受爭議的音樂家瑪莉蓮·曼森(Marilyn Manson)共同合作多媒體“怪誕的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 of Grotesque)。曼森後來和世界著名舞娘Dita von Teese結婚,並在郝文愛爾蘭的城堡舉辦婚禮)。這段時間郝文郝文也和演員西恩潘(Sean Penn)聯合拍攝錄影帶和電影。
▪ 2004年,單人秀“孩子”在榮譽軍團加州皇宮美術館(California Palace of the Legion of Honor)和三藩市美術館上演。
▪ 和瑞士奧地利知名男演員麥克斯米利安(Maximilian Schell)以及洛杉磯歌劇院合作,演出德國作曲家理察史特洛斯(Richard Strauss)的喜劇歌劇(Der Rosenkavalier)。
郝文正式成為愛爾蘭公民。
加特佛列德郝文目前在愛爾蘭和洛杉磯兩地居住,繼續從事藝術創作。
Gottfried Helnwein 為一般人所知也許皆因為他在2002年到2003年為曼森所進行的一系列題為The Golden Age的VISION設計。曼森永遠詭異的面容被設計成了黑白的米老鼠形象。扭曲變形的彩色人面封面和CD所附帶的“CHILDREN AND GUN”的彩頁,似乎懷著惡意和顛覆在向一切冷冷微笑。就是這樣一種惡毒的溫柔成為了Helnwein的作品的基調。
戈 · 郝文出生於維也納。1969年到1973年在維也納的the Academy of Fine Arts學習繪畫。他吸收了日常生活中比如漫畫、廣告、電影的美學元素,在這段時間創作了部分超現實主義畫作。而這些早期的畫作很清楚的表明了他的藝術觀,他所想要表達的東西。纏著繃帶的孩子,幼稚兒童臉上的撕裂之後再次縫合的傷口。如同爬蟲類一樣冰冷而無機質毫不感覺痛楚的眼神。畫者那種權威而細緻的表現傷害的冷靜讓當時的大眾無法接受。71年到73年, Helnwein的作品展覽無一不受到抵制。維也納的一家畫廊展出他的畫作,結果不到三天就被迫關閉。甚至維也納附近一座城市的市長下令將 Helnwein的作品沒收。當時他的反對者喊出的理由是這些作品是“the Nazis'' term for degenerate art”。因為他對待傷口、死亡、折磨與傷害是帶著那樣一種天真的熱情態度來描寫,所以人們忍受不了嗎?這個世界有許多無法言說的東西。戰爭總是扯出人類最黑暗的那一面。而Helnwein就是那樣微笑著用他的畫筆來揭露出人性。是他的作品是納粹的垃圾,還是人們始終無法正視內心深處湧動的黑暗冰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