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共有哪些?
一、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共有哪些?
《箫声》、《蜜月》、《抚猫人家》、《徯我后》、《喜马拉雅山的晨雾》、《珍妮小姐画像》
二、徐悲鸿油画价格
徐悲鸿油画价格一直备受艺术爱好者关注。徐悲鸿(1895年至1955年)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油画的奠基之作,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徐悲鸿油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徐悲鸿油画价格走势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徐悲鸿油画的价格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一些珍贵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会拍出天价,吸引了众多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
如何评估徐悲鸿油画价格
评估徐悲鸿油画价格的关键因素包括作品的年代、风格、尺寸、保存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同时,徐悲鸿的不同阶段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收藏者需要谨慎分析和研究。
- 作品年代:徐悲鸿的早期作品通常更受欢迎,因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 作品风格:徐悲鸿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人物肖像到风景画,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
- 作品尺寸:大幅的徐悲鸿油画通常比小幅作品更值钱,因为大幅作品展现出艺术家的气魄和力量。
- 保存状况:良好保存的徐悲鸿作品往往比破旧或有损坏的作品更有市场价值。
徐悲鸿油画市场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艺术市场得到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徐悲鸿油画价格的持续走高也反映了藏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收藏价值的认可。未来,徐悲鸿油画有望成为更多投资者和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三、徐悲鸿最出名人物油画?
《珍妮小姐画像》是中国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于1939年春夏之交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也是其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
四、1924年徐悲鸿在巴黎展出的油画?
远闻
1924年徐悲鸿在巴黎继续学画,由于国内政局动荡,使得留学生的官费全部中断,因此徐悲鸿的生活也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可是徐悲鸿却在这一年中画出了一批极为出色的油画,其中尤以画他的夫人蒋碧微女士的三副最为突出,成为他当年的代表作。
第一幅《远闻》画夫人在展续远方友人的来信,背景为欧洲老妇在阅报。当将此画拿给达仰老师请教时,被误为达仰所作。后即被一位作家(amic)购去赠给了法国博物馆。此事被法国艺术界传为佳话。第二幅《箫声》现陈列在“徐悲鸿纪念馆”。第三幅《琴课》现“徐悲鸿纪念馆”展出了它的素描稿的复制品。当年徐悲鸿将该年完成的这一批油画,在巴黎展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文字由徐悲鸿之子徐伯阳提供)
徐悲鸿除了带给蒋碧微的一百万和一百幅国画以外,他还将一幅油画《琴课》带去送给她。
五、徐悲鸿的事迹?
展开全部
1、徐悲鸿画马
杰出的画家徐悲鸿个性爱画马。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艺术珍品。1934年春天,徐悲鸿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
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此刻纸上了。观众被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征服了,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帅拨开人群。
走到徐悲鸿面前,彬彬有礼地说:“徐先生,我能要这幅画吗?不然,我会发疯的!”徐悲鸿被这位元帅的诚意感动了,他点头微笑,挥笔题上字,把这幅画送给了元帅。
元帅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似的,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但是东方的一枝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笔。你笔下的马,比我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壮美!”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和马在一齐,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心仿佛和马一同驰骋。
徐悲鸿先生刚刚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开始有一位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徐悲鸿先生很义正言辞的对那个学生说:“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那么好,从此刻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
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等到毕业的时候再看。”此后,徐悲鸿先生发愤图强努力练习,钻研绘画,之后一画惊人,震惊了巴黎艺术界,从此徐悲鸿先生踏上了一位爱国主义画家的伟大道路。
2、请砍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鸿由蔡元培引荐,就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转而聘齐白石为教授。当时的北平画坛,死气沉沉,以摹仿古人为能事,保守势力相当顽固。
木匠出生的齐白石大胆创新,变革画法,可惜,却得不到多少响应,北平画坛对他一片冷嘲热讽。当徐悲鸿乘坐四轮马车来到齐家时。齐白石为其诚心而感动。
“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你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
3、徐悲鸿励志学画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明白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明白,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务必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日夜奔驰,勇往直前。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十分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4、一张换一张
徐悲鸿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说是任伯年“后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鸿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岁去世,徐悲鸿也只活了五十八岁。
徐悲鸿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于徐悲鸿不愿卖画,生活拮据,见到任伯年画,只能拿自己的画和别人交换。最初,徐画三、四张才换任画一张,之后逐渐减少。
到四十年代,一张徐画就能换任画一张。徐悲鸿为任伯年编写了年谱。他在其中评价道,任伯年绘画最精彩处,在对象嘴和脚的描绘,挺拔而有力。
5、徐悲鸿的故事
流浪江湖的卖画生涯因徐达章身染重病而中止,徐悲鸿扶着全身浮肿的父亲回到了家乡,作为长子,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久,父亲去逝,家里却连一文安葬费也没有。
徐悲鸿含泪向亲戚告贷,热心的陶留芬先生不但立刻送来了钱,还亲自帮助安排了丧事。父亲去世后,徐悲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19岁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了生存的艰辛和人世的无常。
为了养家,他决定到上海去寻找出路。他的一位同乡徐子明先生,当时任教于上海的中国公学。在徐先生的热情帮助下,他的作品得到了复旦大学校长的首肯。
并答应为他安排一个工作,但当校长见到还一脸孩子相的徐悲鸿时,就悄悄对徐子明说:"此人完全还是个孩子,岂能工作?"不久徐子明赴北京大学任教,徐悲鸿工作的事也没了着落。
天气一天天地冷了起来,他仅有的一点盘缠也用光了,最后因身无分文而被旅馆老板赶出大门。在极度失望中,他回到了家乡。
然而在贫穷的农村,靠画画根本不能谋生,于是他仍决定去上海寻找出路。1915年夏末,他怀揣徐子明的介绍信前往商务印书馆,求见《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
恽看了介绍信及他的几幅作品之后很满意,答应让他为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但第二天,当他再次来到商务印书馆时,又被告知国文部另一个主事人认为他的画不合格。
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徐悲鸿踉踉跄跄地跑出大门,一直跑到黄浦江边,看着滚滚而去的江水,他真想纵身一跃,从此万事皆休,但想到家乡的乡亲和弟妹们殷殷期盼的目光。
他流下了酸楚的泪水。正在生死间彷徨之际,突然有人拉住了他的胳膊,原来是商务印书馆里的小职员黄警顽。徐悲鸿离开商务印书馆时的绝望之态使这位热心人放心不下。
于是一路尾随而来,果然见他要寻短见,赶忙及时制止了他。黄警顽将他带回自己狭小的宿舍,两人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床薄棉被,徐悲鸿暂时有了栖身之所。
六、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
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有一次,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破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
徐悲鸿画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他几乎每天都要画马,他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骏马图。
功到自然成,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画的骏马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仿佛发出“嗒嗒”的蹄声,催人向上。
七、徐悲鸿的别称?
徐悲鸿 / 别名:徐寿康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7年,徐悲鸿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最高学府先后成就了画坛大师徐悲鸿和北大书法史两巨匠沈尹默、李志敏等。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八、徐悲鸿的奔马?
《奔马图》这件作品是画家徐悲鸿在1948年赠给史学家邓蜀生的礼物。徐悲鸿的《奔马图》作于1948年初冬,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三大战役,傅作义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北平和平解放在即。
徐悲鸿《奔马图》 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九、徐悲鸿的名画?
1.《珍妮小姐画像》。这幅是徐悲鸿比较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画之一。它创作于徐悲鸿44岁,为画中女主人男友委托徐悲鸿所作。这幅画融合了西方油画的写生和中华传统水墨的渲染、白描技法,中西结合让传统肖像画创作得到了创新,更具艺术特色和感染力。
2.《田横五百士》。它是徐悲鸿的成名作,画中讲的是秦末齐国王田横被刘邦击溃后,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海岛的故事。
3.《晚秋栖霞图》。此图是他游南京栖霞山后所绘,立意新颖,取景独特。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树木以自己的枝繁叶茂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以自己的绿装红叶装点着大自然的色彩,而徐悲鸿则以生动的笔墨创作了不朽的艺术篇章,为栖霞山的绚丽风景增辉生色。
4.《春山十骏图》。这幅画堪称是徐悲鸿的代表作,画中的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备受内外界一致好评。这幅画曾在拍卖会被国内买家以高价所获,现成为莞城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5.《九州无事乐耕耘》。这幅农耕题材的画幅以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创作出来,在他的作品是很少见的,也算是比较珍贵的。
6.《巴人汲水图》。它共有两幅,画中真实展现了抗日时期民众艰难的生存景象,是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
7.《九方皋》。徐悲鸿将画中的马用人格化的手法来表达出自己的心情。这幅画构思巧妙,色旨调和,反映了徐悲鸿炉火纯青的画技。
8.《愚公移山》。这幅画讲的是古代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它展现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9·《泰戈尔像》。这幅画运用了素描、脸部染色与线的创作手法,具有典型的徐悲鸿风格,是他写生肖像画的代表作品。
10.《八骏图》,八匹骏马身姿矫健,自然灵动,无拘无束飞驰于草地上,这幅画是徐悲鸿画马的经典力作,,体现了他画马的超高水准。
十、徐悲鸿的生日?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于中国南方的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之西15公里。徐悲鸿 :(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