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名句?
一、中国绘画史名句?
1 如果想定了就不要再犹豫,你以后可以安心学画,我从十四岁那年下决心搞中国画,以后从来没有动摇过。 2 生活是生活,艺术是艺术,不能也不必要完全一样。
二、中国近代版画史?
中国近现代版画的兴起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开始的。在鲁迅的号召下出现了一大批从事新兴版画创作的大家,如古元、李桦、力群、牛文等,他们是中国新兴版画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将自身的艺术事业与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结合在一起
三、中国绘画史的开端之作?
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和入门经典--《中国绘画史》
四、中国画史知多少?
中国画的起源,上可溯至原始社会,那时以岩壁画和陶画为主,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社会大动乱时期,也是文化艺术大发展时期。随着域外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大碰撞带来的大融合,形成了以宗教题材为主的绘画,同时,山水画和花鸟画也逐渐萌芽。
五、中国国画近代绘画史的书?
中国绘画史开山之作,全新彩图珍藏版,画家的眼光,学者的思路,带你领略国画之美!|| ◆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和经典 本书为著名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陈师曾先生在民国时期的国画课程讲义,也是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和入门经典。
六、如何阅读中国绘画史?
为什么您不得不看这类书呢?您是学这个专业吗?
如果撇开这些文言、半文言的中国绘画史书籍,现当代的优秀同类书籍真的不多。
可以看下这本:季惟斋《画史》
可以配上 张法主编的《中国美学史》 叶朗的也行
(如果发现一些适合的书籍,会及时补上。我觉得选择这类书籍还是要谨慎一些)
您的这本是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吧,个人不是很推荐这本,这书可能写得挺着急。
中国绘画史,建议魏晋之前的部分,文字先不用看(魏晋之前的,可以从读图开始)。绘画史可从魏晋开始看起。
多去博物馆,刚接触中国绘画,先避开清代的文物即可。其余各类材质,比如玉器、青铜器、漆器、书法等等,都可以去了解,与绘画都有密切的关联。【不要听博物馆的讲解,宁可看了等于白看也别听】
想了解中国绘画史,肯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琢磨。短时间不可能有所深入。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忌:急于求成。
下面三篇画论是一定要看的:
一、南齐 谢赫《古画品录》 至少把第一段读了(从“夫画品者”开始到“南齐谢赫馔”)
二、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可读以下章节:叙画之源流、论画六法、论顾陆张吴用笔、论画体工用拓写
三、五代 荆浩《笔法记》(全篇)
篇幅都很小,网上都能找到,很快就能读完。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几乎没有难度。
中国绘画史非常复杂,千人读千人样。
最好是有人带着学,但是呢,网上没有好课程,就算您在靠前的艺术类大学,中国美术史这门课,也不是所有这个方向的老师都能上得好的。
阅读中国绘画史 可以注意一下这几个方面:
一、分科
国画粗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
三科大概70%的情况须分开区别着看,30%的情况须联系着看。
三科,各有各的了解方式,了解次序,发展规律也有差异。比如学习山水画史,可以以五代、北宋山水画开始,向前、向后拓展开来。当然,不止这一种次序。
二、雅俗
从今日我们学习、了解绘画的角度来看,国画中雅俗的分立,可以说大约是从唐代开始的,到南宋,才形成了雅俗严重对立的局面,以至于后代的画家都须“避俗”。
其实“雅俗”是一种现象、表象,“雅俗”并不是对绘画本质性的描述。
“频率”、“频道”才是雅、俗的成因。
粗分雅俗(“格”指绘画的体制、体制、形式、格调;“艺”指气韵)
1、格雅艺雅 2、格雅艺俗 3、格俗艺雅 4、格俗艺俗
三、画坛的主线. 副线. 隐线与中国绘画的正脉
“主线” 即当时画坛的主流。
“副线” 即小众一些的艺术家。小圈子,一簇一簇的。
“隐线” 比如在北宋、南宋,吴道子的画风去哪里了?是怎么呈现的?怎么变化的?绘画史里几乎没有这个内容,需要自行寻找线索。
三线互相影响、转化、整合等等。这是比较复杂的。
有些现在认为是巨匠的,实是在其后代才被画坛普遍认可,在当时并非画坛主流。为后代所承认,又长期没被否定的巨匠,即可归属于“正脉”。比如八大山人。正脉除了有巨匠,还有一些是无名的画家或者作品,这就要看个人的取向了。什么是国画的“正脉”,各派意见不尽相同。比如“四王”,能不能算是“正脉”呢?各自取舍即可,这个可以很自由,“国画”在每个人心中,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四、古今
谈到书画,必会涉及“古今”的问题。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为什么书法师古不师今?为什么书法厚古薄今?五、书画是一
1、书画实践:有一定的书画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基础,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绘画历史。
2、
国画和书法有联系吗?六、画论
人物画、山水画画论都极有建树!
唯花鸟画画论,这是中国画画论中的一个坑。
优秀的花鸟画画论有,但为数不多,大多是非专业人士、吃瓜群众的言论,品鉴混乱,误导性极强,将花鸟画的高度硬生生拉低了。所以,花鸟画 应先注重作品,历代的论述只可作辅助。
七、朝代更迭对画坛的影响:
1、中国绘画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路径,应尊重、注重其本身的变化、演化,忌什么事儿都归于政治、经济或者画家的个人履历。
2、气之流变
每个朝代都有其气息、气运。
政治、经济等的原因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院画”,若是失掉了朝廷的支持,在民间小股发展,肯定撑不了多久,品质必定越来越次。
这两条在具体的问题中,侧重于哪点,则看各自角度与手眼了。有时候很明显,有时候比较模糊。
附:
寒华巳蜀:更好的鉴赏艺术作品 您可能需要做这个练习七、在中国版画史上什么和什么?
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中国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八、中国绘画史上南宋的鼻祖是谁?
大写意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洽,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的序幕。
九、世界岩画史?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荒古人类遗留在岩石上的画面,最早的据说已有四万年的历史,绵延至现代的原始部族仍有制作,今天被人们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的印度和中国。
十、中国绘画史上的三座高峰分别?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书法与绘画是同源的,它区别于西方绘画方式在于,它是用同一工具—毛笔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从历史到今天,一个真正的中国画家首先应该是一个造诣精深的书法家,几千年来的中国绘画史是这样阐述的,这也是无数事实所证实的。
从明代徐渭开一代大写意画风始,这一延续书画同源的主流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先后出现了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三座艺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