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名画鉴赏,建筑赏析的网站?
一、艺术赏析,名画鉴赏,建筑赏析的网站?
http://m.169369.com/?host=www.169369.com&src=http%3A%2F%2Fwww.169369.com不谢
二、故宫建筑赏析?
故宫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精华,它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礼仪秩序。通过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雄伟的建筑和庄严稳重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在风格方面,它是追求的一种壮美和中和之美。汉代初期,丞相相萧何曾经用一句话形容皇家宫殿要追求的美感,那就是: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北京故宫是一个巨大的院落式建筑空间,变化非常的丰富。我们可以看到,从天安门广场上朝北走,有五座金水桥,有两座石狮子,两个华表。然后到天安门,这是可以说是一个乐曲的音乐过门,一个乐曲的开始。从端门再到午门,这个音乐的节奏感逐渐的在增强,建筑的气势逐渐宏伟。再到宏伟庄严的三大殿,可以说达到了整个乐曲的最强音。然后再进入乾清门和后三宫,整个建筑节奏逐渐舒缓。这个节奏感逐渐慢下来,然后再到御花园进入到乐曲的收尾。所以有的时候人们会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确实如此。
三、泛西方建筑赏析?
形式新颖,带有浓厚的欧美色彩,人居住其中,很是舒适。
四、乾陵建筑赏析?
乾陵位于咸阳市干县境内海拔1047米的梁山上,史书称其为“历代诸皇陵之冠”。乾陵仿当时西京长安格局设计,分内城、宫城和外城,内城占地240万平方米,宫城周长十二里,外城周长八十余华里,陵园内建房380间。
关于乾陵的选址,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唐朝开国之初,有两位高人,一位是名闻天下的四川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唐高宗李治登基不久,就下旨命这两人为他以后的陵地选找风水宝地。
五、林徽因建筑文萃赏析?
《林徽因建筑文萃》内容简介:她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是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情人,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朋友,更是一个可以患难与共的妻子……她,就是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史上“才貌双全”的,集佳话、传奇、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书中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对居民生活住宅的设计与研究等,展现出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耀眼才华和独到见解!
六、迎泽公园建筑赏析?
以前迎泽公园假山,亭台花榭不少,现在修了很多庭院,建了很多古建筑,夜景还可以,花园的绿树成荫,不过还是感觉以前的更自然
七、印度泰姬陵建筑赏析?
泰姬陵是印度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世界遗产之列。它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由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去世的皇后穆姬兴建。这座建筑以其完美的对称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是印度伊斯兰建筑的杰出代表。
八、西安鼓楼建筑赏析?
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8米。基座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均6米的拱卷门洞,供人车出入,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门。面积1998.8平方米,登陆踏步已由原来的西北侧改为如今的正东侧。鼓楼为梁架式木结构楼阁建筑,上下两层,重檐三层。正面(南向)为七间。进深三间,四周回廊深度各为一间,按楹柱距离计算,正面为九间,侧面为七间,即古代建筑
九、恭王府建筑赏析
恭王府,又被誉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盛衰,也是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文化遗产。
建筑风格与结构
恭王府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的中式宫殿建筑和地方特色的元素。它是以明清宫殿建筑风格为基础,融入了西洋的装饰艺术和传统北方地方建筑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恭王府风格。
恭王府的建筑结构严谨而庞大,占地面积广阔。庭院分布合理有序,宫殿楼阁错落有致,形成了井然有序的空间布局。每座建筑都展现着丰富的细节和精湛的工艺,让人叹为观止。
建筑赏析
游览恭王府,你将领略到中式古建筑的魅力与韵味。恭王府内部建筑宏伟壮观,富丽堂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依山而建的主殿,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主殿中的建筑构造复杂精细。屋顶上覆盖着琉璃瓦,被称为“皇家屋顶”的特殊瓦片,闪烁着琉璃的光芒。殿内的壁画和雕刻以及彩绘装饰都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瑰宝,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走进恭王府的花园,你将感受到一片宁静与祥和。花园内种满了各种名贵的花草树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池塘中的清澈水面映衬着周围的园林景观,如诗如画。
此外,恭王府还有保存完好的大门、配殿、厢房等建筑,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皇家建筑的魅力和历史意义。
文化价值与保护
恭王府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承与沉淀,体现了历史的积淀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为了保护恭王府的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政府对其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工作。如今,恭王府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北京市的一张重要名片。
参观须知
如果你计划参观恭王府,有几点须知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体验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
- 最佳时间:最好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参观恭王府,这样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建筑的美景。
- 交通:恭王府位于北京市中心,交通便利,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或者选择出租车或网约车。
- 参观时间:参观恭王府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安排充足的时间,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 注意事项:在参观过程中,要尊重古建筑,不要触摸和损坏建筑物。同时,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保持恭王府的整洁。
总之,恭王府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的建筑风格独特,构造复杂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感受其中的美与智慧。
十、上海的外滩建筑赏析?
1.外滩共有33座建筑, 一部分仍为一些单位机构征用,比如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成的外滩13号海关大楼,仍然是上海海关的驻地;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是外滩最年轻的一座建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由上海总工会使用。
2.另外一些则为各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高级宾馆,比如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日清大楼,又名海运大楼,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成,原是日清洋行的建筑;汇丰银行大楼,又名市府大楼,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造;
3.英国总会,一层楼酒吧间的110.7英尺的酒吧柜号称东方最长,如今则是东风饭店;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今天为和平饭店;外滩22号沙逊大厦,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成,是外滩上最高的建筑,今天也属于和平饭店。3号、6号、18号被整修开发为高档消闲购物娱乐场所,为上海奢侈消费的坐标。
4.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5.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
6.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民国五年(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该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均衡对称的建筑风格,但装饰上又多采用巴洛克风格的漩涡型图案。
7.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
8.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竣工,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该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拥有一排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9.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
10.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1.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
12.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解放后上海市政府曾在此办公。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由英国乔伊斯公司造好后到上海组装,
14.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另两座是英国议会大本钟和俄罗斯红场斯巴斯克大钟),原来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15.14号:现为上海市总工会,由鸿达洋行设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陶馥记营造厂承建,是上海解放前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幢楼。
16.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竣工。
17.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清宣统三年(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8.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
《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有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和金色马赛克穹庐顶。
19.18号: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自1955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2004年11月20日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来自200年前意大利的Tuscani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
大堂的二24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20.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清咸丰四年(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1.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2.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3.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4.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5.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